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如云阁 > 仙侠 > 武唐侠义风云录 > 第五十二回 廷辩一边倒

武唐侠义风云录 第五十二回 廷辩一边倒

作者:远安.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19-10-27 12:21:56 来源:起点中文

神都,紫薇城,正殿。

武则天端坐在龙位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而正殿的中间,跪着两个人,一个是武三思,另一个则是来俊臣。

武则天看着下面的两个人,开口说道:“武三思,大理寺卿来俊臣说你是神都纵火行刺案的主谋,你可认罪?”

武三思听罢,一边磕头一边说道:“陛下,冤枉啊,臣与王孝杰将军共同讨伐契丹,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未能保住王将军,使其落入了契丹反贼的圈套,为国捐躯,臣心里本就愧疚不已,常常夜不能寐,思念王孝杰将军,臣深知有愧于王将军,更有愧于王将军的家眷,如果能够弥补王家心里的伤痛,臣愿意付出所有,包括臣的性命,又怎会加害于王家呢?”

武则天听罢,点了点头,又转而对来俊臣说道:“来俊臣,梁王说他是清白的,你可有证据证明确是梁王所为?”

来俊臣看了武三思一眼,说道:“当日在行凶现场抓到一名刺客,在臣的审问下招出了幕后主使便是梁王。”说罢,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供书,举到了头顶,又接着说道:“这上面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还有刺客的手印为证!”

武则天向身旁的太监做了个手势,太监会意,走到来俊臣面前,拿起了供书,交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看罢,对太监说道:“把供书传给众爱卿看看吧!”太监听罢,拿起供书,又交给了大臣最前排的狄仁杰,狄仁杰看罢,依次向后传去。

不多时,众官员将供书传阅完毕,武则天见状,说道:“众爱卿看完这份供书,有何感想?”

只见宗楚客向旁边跨出一步,移出了队列,行礼后说道:“禀陛下,臣有些疑虑,不知当不当讲?”

武则天听罢,说道:“讲!”

得到了允许,宗楚客又说道:“我想问问大理寺卿,这份供书,可是刺客亲笔所写?”

来俊臣听罢,说道:“那刺客不识的字,是由他亲口所述,狱官所写,但是那个手印,确是刺客亲自按的!”

听了来俊臣的回答,宗楚客说道:“如此一来,那微臣便对这份供书有所怀疑了,臣早就听闻大理寺卿甚爱酷刑,手段独特,常常对犯人屈打成招,别说是一个小小的刺客,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狄阁老,也曾被大理寺卿屈打成招过,不知道可有此事?”

武则天和众官员听闻此话,都看向了狄仁杰,狄仁杰见状,也走了出来,行礼后说道:“禀陛下,确有此事,当年还是臣托人暗藏血书给陛下,陛下才救了臣一命!”

武则天听罢,思索了一下,说道:“哦,朕想起来了,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的确是有这样一件事!”说罢,又对来俊臣说道:“来爱卿,这次你可有屈打成招吗?”

来俊臣听罢,回答道:“回陛下,臣不否认适当的用了一些手段,可是,并没有屈打成招,臣说的都是实情!”

只见宗楚客又说道:“既然来大人都承认用酷刑了,那就是说有可能是屈打成招了,或者还是直接将犯人打晕了,再强行拉着犯人的手按的手印,也不无可能,禀陛下,臣不是不相信来大人,也不是替梁王说话,只是这份供书,一般来说只可以作为辅助证据,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如果想弄清楚事情的真相,还是要拿出直接证据,臣以为应当把刺客押上来,当场对峙!”

众官员听了宗楚客的话,也都点头称是,窃窃私语的道宗楚客说的有道理。来俊臣见状,大声说道:“禀陛下,刺客已经被武三思杀人灭口了!”

众官员听罢,立刻吵杂了下来,只见武三思又开始磕头,一边磕头一边说道:“陛下明鉴,陛下明鉴,臣不会一丁点儿武功,加上自年前就身体欠佳,又有什么能耐,可以在戒备森严的大理寺天牢中杀人灭口呢?”

武则天听罢,开口向来俊臣问道:“来爱卿,你说梁王在大理寺天牢内杀人灭口,可有证据,能否详细说说杀人灭口的过程?”

只见来俊臣一时语塞,思考了片刻,说道:“当日值守的狱卒王五和黄起,在刺客死后,竟然连同他们的家人,在神都神秘的消失了,难道此事不奇怪吗?臣相信,只要找到王五和黄起,定能查明真相!”

武则天听罢,又问道:“那么王五和黄起现在找到了吗?”

来俊臣没有说话,旁边的吏部尚书钱瑞倒是迈了出来,说道:“禀陛下,臣倒是听闻,这王五和黄起消失之前倒是留书一封,上面写到刺客是因为忍受不了酷刑,侥幸摆脱束缚后自杀身亡的,而他们二人也是怕来大人追究责任,这才带着家人逃离了洛阳!”

来俊臣听罢,显然已经有些沉不住气了,只见他提高了声音,说道:“这都是武三思的诡计,请陛下明鉴!”

此时,武则天的脸上已经显示出了不悦的表情,然而并没有发作,依然平和的说道:“来爱卿,不是朕不相信你说的话,但凡事都要讲个证据,这刺客死了,狱卒又消失了,那便是没有证据,既然无凭无据,你叫我治梁王的罪,是不是对梁王有些不公平呢?”说罢,又看着狄仁杰说道:“狄阁老,人人都说你断案如神,此事你怎么看?”

狄仁杰听罢,走了出来,行了礼说道:“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断案,讲究的是铁证如山,只要证据稍微模糊,便有出现冤假错案的可能,而根据来大人所言,仅仅凭一张过世之人的供书,实在不宜定罪!”

再看来俊臣,此时脸已经气的通红,依旧不服气的说道:“即便行刺之事证据尚且不足,然而臣的家里着火时,发现孔明灯里放燃料的器具,正是梁王府的铁盆,这又又如何解释?难道不是梁王故意报复吗?臣抓住了刺客,刺客供出了梁王,而梁王为了报复我,放火烧了我的府邸,并在我外出行事期间,杀死了证人,毁灭了证据,把这一切事情连起来,便显得合情合理了,难道不是吗?”

武则天听罢,思考了片刻,便又向狄仁杰问道:“狄阁老,这铁盆做证据,可算充分?”

狄仁杰又回答道:“当然不充分,来府失火案,臣也略有耳闻。可以说这铁盆,根本就不能作为来府失火案的证据。为何如此说呢?原因有二,其一,来府纵火案若是人为案件,那必定是一场有预谋,有计划的犯罪案件,在如此有预谋的案件里,想必作案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作案之人深思熟虑层层推敲的,作案之人必定是个心思极其缜密之人,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此精密到可以计算出风速的案子,如此缜密到能算出燃烧速度的人,会粗心到把如此明显的刻着自己标记的东西拿来留在案发现场吗?更何况,以梁王的实力,买千八百个没有自己府上标记的铁盆,也不是什么难事吧。这其二,假设这铁盆真是梁王府的物件,亦不能说明什么。举个例子,比如说张三有一把刻着自己名字刀,可是刀被李四偷去杀人了,那么可以说张三是杀人凶手吗?显然是不可以的。同样的道理,若真是梁王府的铁盆,被人偷去了作案,也不能算是梁王作案吧?如此说来,想要用一个铁盆就断定梁王是凶手,那绝对是无稽之谈。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一切的前提便是来府纵火案是人为的,然而在我看来,并不能排除来府纵火案只是个意外,试想一下,一个人可以控制燃料燃烧的速度,却是无法控制风的方向和大小的,若能呼风唤雨的,恐怕只有神仙了,所以臣认为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上元节的那天晚上,有某个好事之人制作了一个巨大的孔明灯,本来只是想给上元节增加点氛围,没想到制作有缺陷,孔明灯在飘到来府上空的时候发生了倾覆,并导致了来府的火灾,然而巧合的是,梁王府不知何时丢掉了一个不用的铁盆,而这个铁盆恰好被制作孔明灯的人捡了去,如此一来,才引发了这一幕。当然这只是臣的推测,臣也不能保证事实确是如此!”

武则天和众官员听罢,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连连称赞狄仁杰思维缜密,推理如神。只有来俊臣一个人,脸上写满了不服气,大声咆哮道:“你们是一丘之貉,你们都是一伙儿的,你们助纣为虐!”

武则天听罢,压制的怒火终于爆发了,说道:“大胆来俊臣,朝堂之上大喊大叫成何体统!”说罢,抄起案上的一本奏章砸向了来俊臣。

众人见状,立刻安静了下来,来俊臣也不敢再造次,只好静静地跪在地上。

稍过片刻,武则天平静了下来,看着地上跪着的两个人,说道:“俗话说,公道自在人心,根据来俊臣提供的证据,以及现场廷辩的情况,众位爱卿,觉得可以定梁王有罪的,站在我的左手边,觉得梁王罪证据不足的,站在我的右手边。大家这就动起来吧!”说着还伸了伸左右手,以便大家更好的站队。

只见话音刚落,左手边的众官员全都挪到了右边,而右边的官员全都没动,也就是说,所有的官员,都站在右手边,都觉得无法治梁王的罪。

来俊臣看罢,知道自己廷辩输了,也不再言语。武则天见状,说道:“梁王,来爱卿,你俩起来吧!你们都是真的心腹大臣,本应同心协力,为我大周社稷出谋划策,以后切不可在窝里斗了!”说罢,又转向众官员说道:“今日的廷辩就到此为止吧,退朝!”

文武百官听罢,纷纷跪下,大声喊道:“恭送吾皇万岁万万岁!”

正殿外,武三思看见正走着的来俊臣,快步赶了上去,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来大人,这段时间劳您费心了,惭愧惭愧!”

来俊臣本来就是一肚子火,看到武三思走过来挑衅,心里自然愤怒不已,只见他恶狠狠的盯着武三思,说道:“从今天起,我会每日十二个时辰盯着你,直到抓住你的把柄!”说罢,便不再理会武三思,快步离开了。

另一边,狄仁杰看到前面的张柬之,大声喊道:“柬之,柬之,等等我!”可那张柬之仿佛没有听见一样,头也没有回。

狄仁杰加快步伐赶了上去,拉住张柬之的袖子,说道:“柬之,我那般叫你,你怎的不理会我?”

张柬之用鄙夷得眼神看了一眼狄仁杰,不屑的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从今往后,你走阳关道,我走独木桥,你跟着梁王荣华富贵,我自然不屑与你为类!”

狄仁杰听罢,不由的笑了起来,说道:“原来柬之在怪我呀!我这把老骨头都七十了,还在乎什么荣华富贵吗?柬之是怪我方才在朝堂之上为武三思说话吧,难道你没有看出来,朝堂之上大多数人都在依附武三思吗?以来俊臣的实力,根本搬不倒武三思,如果我们此时站出来,难免会被他们当做眼中钉,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倒不如先迷惑住他,让其先膨胀之后,才能更好的击破他,你放心吧,来俊臣这条狗,咬定了武三思,正何况现在是咬的正面红耳赤的时候,是不会松口的。”

听了狄仁杰的话,张柬之总算露出了笑容,二人携着手,说着话,向宫外走去!

神都,王孝杰府。

客厅里坐着三个人,分别是王无择,狄仁杰和李元芳。只听狄仁杰说道:“今日廷辩,来俊臣输了,也就是说来俊臣这次咬武三思,没能成功!”

李元芳听罢,说道:“既然来俊臣输了,那皇帝为何不治来俊臣诬告之罪?”

“这来俊臣啊,虽说是爱咬人,可对皇帝还真是忠心耿耿,而且皇帝让他咬谁,他都敢咬,丝毫没有畏惧之意,你想想,如此好用的一条狗,皇帝怎么会舍得轻易丢弃呢?”狄仁杰答道。

见王无择有些失望,狄仁杰又接着说道:“今日在廷辩之时,我特意将大家对来府失火案的思路引导到了意外事故上,以后应该不会再着重调查此案了!”

王无择听罢,说道:“有劳狄伯父了!”

狄仁杰笑了笑,看着王无择说道:“无择贤侄,你也不要过于失望,我们还可以再从长计议,不过有一点,我希望你有了计策后,能提前告知于我,我们好详细琢磨一下,不然可能会像上次的孔明灯一样,成为徒劳!”

王无择听罢,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